绕后战术是打破战场僵局的关键手段,其核心在于利用高速舰船与地形掩护,避开敌方主力正面火力,从侧翼或后方发动突袭。要实现有效绕后,需优先选择移动速度超过800的护卫舰或驱逐舰组成机动编队,例如FG300侦察型、雷里亚特隐身型等,这些舰船的基础移速和闪避属性能够快速穿越战场。需提前规划航线,借助小行星带或辐射区等障碍物遮蔽行动轨迹,避免被敌方侦查舰提前发现。
绕后战术的成功率高度依赖战场信息掌控。在行动前,必须通过侦查舰或盟友共享的视野确认敌方阵型弱点,尤其是防空火力和后排输出舰的分布。若敌方航母或战巡集中在前排,其后方往往存在防御真空,可派遣高速舰队从侧翼切入,优先摧毁支援舰或载机平台。若敌方部署了防空型舰船,则需调整航线避开拦截范围,或搭配电子干扰类舰船降低被锁定概率。
执行绕后时,需严格把控时机与距离。主力舰队与敌方交火后,再调动绕后编队出击,避免过早暴露意图。利用计划圈功能预判敌方撤退路线,在关键位置部署封锁,迫使敌方陷入夹击。若绕后舰队遭遇反制,应立即启用策略技能提升闪避或撤退,保留有生力量。绕后舰队的火力配置应以能量武器为主,例如离子炮或脉冲炮,这类武器对护甲穿透效果显著,能快速瓦解敌方后排防御。
成功突袭后,需迅速扩大战果,指挥主力舰队压上形成合围,或趁机占领战略据点。若敌方增援抵达,绕后舰队应转为骚扰牵制,干扰敌方维修或资源采集。战后需及时分析战报,优化舰船加点与编组,例如为高速舰船优先强化闪避与动力系统,进一步提升机动性与生存能力。
绕后战术并非万能,需根据战场动态灵活调整。在敌方密集布防或地形开阔的区域,强行绕后可能适得其反。可转为正面消耗或诱敌深入,创造新的战术机会。掌握绕后与常规战术的平衡,是成为高阶指挥官的必经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