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武将的加点需要根据其定位和技能特性进行合理分配。攻击型武将应优先提升攻击力和暴击率,确保输出最大化;防御型武将则需侧重生命值和防御力,增强战场生存能力;辅助型武将的核心属性是速度和生命值,保证技能释放频率和持续作战能力。加点前需明确武将的战场角色,避免资源浪费。
主动技能依赖攻击力的武将,加点应优先满足技能伤害需求;被动技能提供增益效果的,则需平衡属性分配以触发最佳效果。控制型武将的速度属性直接影响出手顺序,必须确保优先于敌方行动。加点过程中需预留部分属性点,根据实战反馈进行动态调整,避免因固定套路导致阵容失衡。
高暴击装备可弥补攻击型武将的属性短板,可适当减少暴击率加点;防御型武将与重甲兵种搭配时,防御属性收益递减,需将部分点数转移至生命值或其他抗性。辅助型武将若配备加速装备,可降低速度加点比例,转而强化治疗效果或控制时长。加点需与装备、兵种形成协同效应,而非孤立配置。
通过国战、副本等不同场景测试武将表现,记录输出效率、承伤数据或辅助效果,针对性调整属性分配。例如攻击型武将在对抗高防目标时若输出不足,需提高穿透属性;防御型武将遭遇法术集火时,应增加法术抗性加点。动态优化能最大限度发挥武将潜力。